内蒙古大学奥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Aod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您当前的位置:

仪器及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Equipment&instrument


国家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


  • 中心简介
  • 核心仪器列表
  • 部分仪器展示

 

 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目前是教育部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同时也是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殖生物学重点学科,现为内蒙古大学动物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具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本实验室创始人旭日干院士于 1984 年在日本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试管山羊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6 年,回国后的旭日干院士创立了本研究机构,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在家畜资源上的优势,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家畜体外受精技术为中心的哺乳动物繁殖生物学及繁殖生物技术的研究。多年来通过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逐步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动研中心紧紧围绕哺乳动物受精生物学、家畜胚胎工程与基因工程、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等研究方向,努力搭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研究平台,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开放交流与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 863 ”计划、七五基础研究、八五应用研究、九五中试研究项目和十五成果转化研究,以及国家火炬计划,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对牛、羊体外受精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生殖细胞的发生机理、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生殖干细胞(精原干细胞)的分化培养和基因修饰、牛羊等家畜体细胞克隆与转基因以及家畜 IVF-ET 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生殖生物技术应用方面,家畜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 IVF-ET 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稳定、系统的工厂化批量生产牛、羊试管胚胎的技术工艺,取得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家畜 IVF-ET 产业化技术生产工艺,并成功地培育出我国首胎和首批试管绵羊试管牛。并建立了多个重视开发示范基地,使 IVF-ET 技术走向产业化。

 实验室目前拥有四个研究方向,即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生殖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与转基因技术。有研究人员2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11人,客座教授(研究员)6人。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人选4人。科研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了90%,绝大多数具有在国外知名大学就读和工作经历;流动人员中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进修人员及兼职教师,已形成结构合理、学风严谨、开拓创新的科研团队。2008年入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是自治区首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也是自治区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2009年荣获中组部、宣传部、人事部、科技部颁发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是自治区第一支获得国家荣誉的科研团队;2010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和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建设优秀案例;2013年入选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2014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成为国家67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之一。

 实验室目前设有五个研究室、一个标准化实验动物繁育室和两个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实验室总面积 6248 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997年),教育部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000年),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单位(2009年),省部共建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0年),农业部草食家畜繁殖生物技术与育种重点实验室(2011年),国家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单位(2012年),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2013年),同时也是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殖生物学重点学科,内蒙古大学动物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具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台湾光华科技基金奖,内蒙古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奖,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研究室多年来,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以基础研究促进应用开发,从应用研究中探索和带动基础研究,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本地区畜种优势,注重产、学、研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与家畜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DSC_0063.JPG        DSC_0065.JPG

 

DSC_0076.JPG       DSC_0086.JPG

 

DSC_0088.JPG       DSC_0090.JPG

 

DSC_0093.JPG       DSC_0094.JPG

 

DSC_0096.JPG        DSC_0098.JPG

 

DSC_0100.JPG       DSC_0103.JPG

 

DSC_0140.JPG       DSC_0132.JPG



DSC_0110.JPG         DSC_0137.JPG       DSC_01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