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于2008年11月成立,是内蒙古大学与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共建的应用型、研究型和开放型学院。2009年8月19日,在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呼和浩特会议期间,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前身是生命科学学院的环境学科,在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博先生的倡导下,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于1992年开始筹建,在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8年获得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环境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9年新增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11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自环境与资源学院成立以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入内蒙古大学“211工程”三期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学院从“保护环境,善用资源”的理念出发,构建起以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为核心的“科学、资源、工程”三位一体的特色学科群。
一、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人;教师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16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2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1名;学院的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且90%以上来自于校外的国内外重点高校或高水平研究院所,40%以上具有1年以上国外留学或研修经历;5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2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入选“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学院初步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能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师资队伍。
二、人才培养
本着“立足边疆、服务内蒙、面向全国”的办学方针,形成“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强化特色、专业分流”的培养特色。充分发挥内蒙古大学具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依托坚实的学科基础、鲜明的研究方向和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高素质人才。
实践教学方面,学院建设了环境类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拥有环境监测与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微生物与环境毒理学实验室、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室、环境流体力学实验室、环境模拟仿真实验室以及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学院与包头市九原区环保局、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环保局、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站、首创春华水务集团等9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了产学研和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目前与美国波特兰大学签署了本科生“2+2”联合培养合作协议。
截止2015年,本学科已毕业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17届,培养本科生640余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2届,培养本科生112人;招收和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288人,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工程硕士近80人。
三、学科平台
环境与资源学院先后组建成立了内蒙古大学“环境地质研究所”,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与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检测中心”和“环境评价与规划技术中心”,建成了“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实验室”。2013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此外,还与草地生态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共享设立了环境监测研究室、水环境研究室、微生物生态研究室等科研实验室。目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三千万元。
四、科学研究
本学科近五年来共各类项目95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1项,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2项,内蒙古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项目2项,自治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自治区应用研发类项目6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6项,横向项目10项。学院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突破,首次单项科研经费达到千万元以上。新增科研经费3059万元。
学院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94篇,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40余篇,出版专著及译著4部,申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建成300亩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示范区、乌斯太引黄净水产业化示范项目和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实验室,初步构建了黄河及河滨湿地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站。
学院已经形成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生态与旱区水资源、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元素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生态规划与环境评价、湿地环境演变、煤基污染控制等诸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学院成立以来,建立了环境微生物与废物资源化、环境地球化学两个科研实验室,相应的二个研究方向入选内蒙古大学科技创新团队。
五、发展设想
环境与资源学院按照建设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牢固树立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立足地方需要,根据“保护环境、善用资源”的宗旨,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形成独特的学院文化,加强合作交流,大力开展应用性研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环境与资源学院已经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定位于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高校一流的应用型、开放型、研究型学院,把学院建设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研与技术服务基地和管理与政策咨询基地,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